查看原文
其他

这封2000公里外的校友来信,接力传承 “地学之爱”


点击蓝字|关注我们


初冬的浙大校园,暖阳和煦、微风轻柔,而在2000公里外的内蒙古通辽市,已经有寒风来袭,人们纷纷穿上了厚厚的棉服。

就在不久前,浙江大学负责校友工作的老师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,这封信来自遥远的祖国北疆内蒙古通辽市,落款正是地球科学学院90级校友侯毓。侯毓目前是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通辽分站的总工程师、环境监测高级工程师,自2017年起,侯毓持续向地科学院捐赠,助力地科教育基金发展,迄今已整整五年。

在侯毓校友的这封信中,不仅表达了浙大和地科学院在他成长过程中的深刻影响和特殊意义,更饱含着对学院的浓浓思恋和真挚祝福。现在,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校友的这封信件,细细品味字里行间对母校的款款真情。


内蒙古通辽市风景


一份捐赠心意 传承“地学之爱”

“我出生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,为西辽河冲积平原,气温相对较低,景观少。植被种类较少,建筑单调。

浙大校园不一样,鲜花和树木种类繁多,春天到了有玉兰花、樱花;夏天有荷花、月季;秋天有菊花、桂花;冬天有腊梅、茶梅。

玉泉校区面积较大,建筑各异,风格迥异。教一至教六,古典建筑;邵体馆、欧阳纯美科学楼为现代建筑;教九占地面积大,教七占地面积小;学校背靠老和山,前有护校河;图书馆藏书丰富,运动场设施先进。

这一切都那么美,怎能不忆杭州?这一切都是美育教育,浸润其间,无限美好。”

——《影响我的那些人和那些收获》

玉泉校区地科大楼

“我在地科学院学习,受到大家的关照,是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心让我体悟到存在的意义、价值和人世间的美好。”虽已离校20余年,侯毓对于母院的感情始终如初,深切而执着。恰逢地科学院建院85周年,侯毓想到要给母校写一封信,这封信既是为了总结过往,也是为了展望未来,给自己的人生定个阶段性的坐标。

地科建院85周年庆,全球浙大地学人云上相聚,以班级之名助力“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育基金”,为表感念爱校心意,地科13个班级,255名毕业校友,纷纷接力追加捐赠金额,短短几天内就筹到了近100万元的善款。

“那时地科大楼刚落成,虽说‘非大楼之谓也’吧,但我们的条件会改善不少,所以值得祝贺。自己在今年又增加了一点捐款,想表达我们有‘大楼之谓’后,一定会有‘大师之谓’!”身为地科人,侯毓为自己能接力传承这份“地学之爱”而感到无比自豪。

这也是侯毓持续为地球科学学院教育基金捐款的第五个年头,他说学院给予他的太多,而自己能回馈得很少,为学院捐资不在金额多少,主要是想表达自己对于学院和母校的心意。

他还说,因为那是他心中的圣殿。


玉泉校区大门

“母校的那些人,影响了我一生”


提起母校,侯毓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连串的名字:杨树锋老师、郑爱平老师、郑美云老师、卢永顺老师、陈汉林老师、田良虎老师、杨春茂老师......

在大学时代,老师和同学们给予的无私关怀和无私的帮助,成为了侯毓的一段铭心记忆,终身不能忘怀。

几年前,杨树锋老师因工作关系去到过通辽,特意来到侯毓工作的单位和他见了一面,离校之后,能够在家乡与恩师再度相见,侯毓觉得无比的幸福,心里默默想:一定得努力工作,让杨老师觉得自己系里的学生还行,没有丢脸!

“这封信也是向杨老师和已经退休的给我授过课的老师们做个汇报,因为他们的宽容、理解和支持,让我一生平顺、工作顺利,同时能够感受到‘求是’校风的醇厚。”在侯毓看来,自己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“求是创新”校训的熏陶。

毕业30年来,侯毓始终致力于草原生态健康监测体系研究,用自己的专业和努力在通辽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安全屏障,守护着同乡的满目葱绿。同时,他也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“求是创新”校训洒落在通辽这个少数民族地区,并得以发扬。


玉泉校区图书馆


“竺校长的‘两问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,不断追问。具有崇高品德的老师是我们的榜样和指路人,向他们用心学习。学习过程中在储备知识的同时,培养人文情怀,两者同时进步,才能走的更远。

如今,我回答这两个问题也是如履薄冰,战战兢兢。因为自己有些东西意识到了,但没有化为自己的内在;其次不知道能否在人生的道路上善始善终,能够一以贯之。

现实中我没有做出成绩,但总结后我立足本职工作,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,为地方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做出努力!”

——《影响我的那些人和那些收获》



部分素材来自于受访者本人、地球科学学院陈汉林老师

排     版:文宣部学生融媒体团队 王伊婷

文     字:王  静

责任编辑:华向理

终     审:满  丰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